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为能源供应的“压舱石”,民生保障的“顶梁柱”,多年来,煤业集团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始终牢记国企的社会责任担当,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持续聚焦职工所需、回应民生所盼,落实帮扶救助、普惠福利等各项惠民举措,不断增进职工福祉,构建更加牢固的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
普惠帮扶加“力度” 擦亮“幸福底色”
“有了食堂真是太方便了,菜品丰富,宫保鸡丁、麻辣豆腐、排骨玉米汤都不知道吃什么好了,这下不用点外卖了……”在煤好员工餐厅就餐的干部职工一边品尝着丰盛的饭菜,一边赞不绝口。为解决机关职工的用餐问题,煤业集团增设了煤好员工餐厅、宏丰餐饮服务站和职工之家供职工就餐,并每月发放300元的用餐补贴。
“为满足大家多元化的饮食需求,我们根据早、中、晚三个时段推出不同菜品,有地方菜、养生汤等13类120种饭菜供大家选择。”煤好员工餐厅负责人介绍道。温馨的环境,崭新的桌椅,美味的菜品,让职工吃出营养、吃出健康,“舌尖上”的幸福感满满。
“你看,洁白的墙壁、明亮的窗户、崭新的家具……太得劲了!”同发东周窑煤业公司新公寓楼工程竣工后,迎来了第一批“住户”。走进新单身公寓房间,一股暖意扑面而来。房间内设置独立卫生间,上下单人床、床头柜、衣柜、桌椅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还配备了全新的床垫和床品,职工们能够直接拎包入住。
职工群众既是企业发展的“主人翁”,也是企业改革的“主力军”。煤业集团从关注职工、关心职工、服务职工角度出发,用心用情用力为职工办实事、解难事,广泛传递集团公司对干部职工的关心、关注、关爱,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更多人享受到企业改革红利。
煤业集团持续深入开展“五送五下”“三访三帮三送”等活动,竭诚做好职工帮扶帮困工作,组织基层工会深入职工家庭了解困难诉求,力所能及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春节、中秋期间慰问困难职工、困难劳模、病亡遗属18400余户,发放慰问金共计665.47万元。组织开展大病救助、爱心互助、金秋助学,帮扶职工1250人,资助金额共计201.58万元。
积极承担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加强消费帮扶重点工作,出资26万元购买对口帮扶村农副产品5.8万斤;参与“大同黄花”认购活动,认购37860份,金额378万元。
全面落实职工疗休养工作,增加疗休养地点,提高疗养人数比例,满足职工需求。今年,分批组织符合疗养条件的职工赴桂林、海南、成都、青岛等地进行疗养,共选送劳模及职工4798人,让职工充分感受到集团公司的关心关爱。
积极开展普惠服务,为职工发放生日蛋糕卡,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发放大礼包,覆盖近30万人次,“夏送清凉”活动慰问职工74186人。以建设“健康企业”为抓手,加强职工身心关爱和健康权益保障,依托大同市总工会健康驿站和流动医疗服务,组织开展惠及集团公司1万名煤矿职工的健康检测和机能指标分析。
规范选举职工董事,引导职工在改革发展中民主决策、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职代会10项审议议案全部纳入年度工作,有效保障了职工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一串串数字,一件件实事,如和煦春风,抚慰职工群众的心灵;像冬日暖阳,温暖千家万户,职工幸福不断“加码”。
科技保安提“温度” 提升“幸福指数”
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安全是职工最大的福祉。
近年来,煤业集团扎实推进矿井智能化建设,制订详细规划方案,加大投资研发力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围绕矿山智慧大脑综合基础平台、智能装备和机器人、煤矿大数据、5G技术应用四大方向,最终实现了“采掘设备智能化、系统运行自动化、岗位巡守无人化、设备监视可视化、诊断预警自动化、信息传输集成化”的目标,让矿井生产各环节更加高效、智能,使职工工作环境更加安全可靠。
在塔山矿调度指挥中心,巨大的屏幕实时显示一线生产环节的影像和各类数据,工作人员轻点鼠标,滚滚乌金就被皮带传送到地面。无人值守、远程操控,随着智能化掘进系统和智能化综采系统的建设,塔山矿实现了对采煤机、运输机等的远程控制监测和故障诊断,让矿井生产的安全系数直线上升。
在建成塔山矿、同忻矿、麻家梁煤业公司、色连矿4座智能化矿山,以及54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的基础上,煤业集团加快推进马脊梁矿、马道头煤业公司智能化矿山建设和四老沟矿、燕子山矿、东周窑智能化矿山改造。
与此同时,煤业集团加强信息化系统管控,突出以监控与通讯系统为主的管理,以“监控有效、管理到位”为目标,建立了涵盖21座矿井的安全监控监管平台,实现了分级管理、分级响应、报警及时、处置到位的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工作机制。推行“无监控不作业”工作机制,各矿完善了采掘工作面视频监控摄像仪,实现采掘工作面视频全覆盖。通过使用流媒体服务器和应用平台,对井下摄像仪视频进行统一管理,并将井下视频数据进行汇集上传,实现远程巡查,提高监管效率。
今年以来,煤业集团全面推进各煤矿井下危险作业区域电子围栏安设,安装后,可智能预警、实时记录、现场制止、联动闭锁,实现了人工与智能双重安全管控,使职工安全更有保障。目前,煤业集团19座矿井均已安装电子围栏,共安设417处。
“小梁,今天的风险指数情况如何?”马脊梁矿技术科职工孙鹏磊问道。“磊哥,你看,目前顶板检测是二级风险,冒顶片帮的隐患占比较大……”信息化管理科职工小梁一边指着系统界面一边回答道。
近日,马脊梁矿灾害综合防治系统投入运行。系统分为灾害监测预警、灾害综合防治、应急救援指挥和决策分析平台四个部分,主要采用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GIS等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各类数据,通过云计算动态呈现矿井灾害事故风险指数、等级和趋势,智能分析煤矿风险指数和综合态势,并将分析结果推送给相关技术、管理决策人员。当有灾害发生时,还能根据灾害监测与评估信息,自动匹配预设的灾害防治措施或应急预案。
改革发展有“厚度” 上扬“幸福曲线”
职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煤业集团始终坚持“发展为了职工、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的理念,在企业改革发展的进程中,煤业集团积极维护职工切身利益,努力构建和谐企业、兴旺企业。
——搭建职工成长平台,促进专业技能提升。
近年来,煤业集团着眼于职工成长发展,积极打造高素质专业化人才“蓄水池”,依托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劳动模范、高技能人才的引领作用,带动和促进更多职工提技能。开展职工素质大提升工作,精准组织职工培训,重点针对基层急需岗位和主要短缺工种,采取“集中+线上”模式,不断加强岗位技能实操培训,共计培训各类岗位职工4.6万人次;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扎实开展“学、练、比”技术比武活动,培养工匠型技能人才。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对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聘任的高技能人才进行工资激励,上浮岗位系数,发放技师、高级技师津贴,激发调动职工成为工匠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
——深化薪酬制度改革,激发全员创效活力。
煤业集团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坚持“薪随效动、薪随岗动”“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原则,推动薪酬收入向生产一线、艰苦岗位和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倾斜,工资考核分配按“433”比例进行切块考核,即40%基础工资、30%安全绩效工资、30%经营绩效工资,打破了“大锅饭”“平均主义”的薪酬分配模式,激发了职工的生产热情。为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荣誉感、事业心,年功工资计算的标准统一调整为每年20元。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稳步推进转岗分流。
本着“转岗不下岗、分流不失业”的原则,大力推进人员分流安置,将去产能关闭矿井、资源枯竭关闭矿井的富余人员持续向千万吨矿井及缺员单位、缺员岗位输送。同时,根据各单位劳动力接续及定员测算情况,采取自愿报名、单位审核同意、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方式,推进内部招聘、转岗分流工作。
“在公司举办的‘内部招聘’中,我通过层层选拔、竞争上岗,得到了心仪的‘舆情专管员’岗位。虽然离开了熟悉的‘五矿’和工会岗位,但马道头煤业公司给了我新的机遇,新的岗位也给了我新的挑战。对我来说,转岗分流不是终点,而是开启我新一段职业生涯的起点。”通过内部招聘顺利上岗的原忻州窑矿职工孙秀秀兴奋地说道。
文体繁荣攀“高度” 绘就“幸福画卷”
如果说为职工办好实事是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那做好文化建设工作,就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满足职工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煤业集团大力实施聚力工程,关注职工文化生活需求,不断丰富职工的精神生活。今年以来,相继举办了首届职工运动会、文化艺术节、消夏晚会等一系列文体活动,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消夏活动丰富多彩。在“星光煤海燃情盛夏”消夏系列文化活动中,煤业集团文工团、老树根艺术团等6个文艺团体,从7月22日至7月30日的每天晚上,在综合办公楼前广场进行专场文艺演出。其间,还举办了消夏电影周,播放《建国大业》《长津湖水门桥》等7部电影,点燃了职工群众的观影热情。
合唱大赛歌声嘹亮。基层单位25支参赛队伍的2800名职工参加,他们身着鲜艳亮丽的服装,精神抖擞,用饱含深情的歌声唱响了对祖国的热爱和诚挚的祝福,为观众呈现了精彩绝伦的演出。
慰问演出精彩纷呈。煤业集团文工团先后到技师学院等基层单位,开展了主题为“初心如磐筑梦前行”的慰问演出活动,通过歌曲、舞蹈、相声等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方式,为基层单位广大干部职工呈现了一场场高水准、高规格、高品质的文艺演出。
主题征文成果丰硕。征文活动以“凝心聚力谋发展奋楫笃行谱新篇——我与我的祖国”为主题,基层单位的广大文学爱好者紧紧围绕主题,立足本职岗位,紧扣时代脉搏,用生动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记录时代、讴歌祖国。共征集稿件219篇,经过认真评选,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40名。
职工运动会捷报频传。文化活动“百花齐放”的同时,煤业集团第一届职工运动会成功举办,共有48家单位的1800多名运动员参赛。比赛现场高潮迭起,气氛浓郁热烈,煤海儿女尽展风采,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故事不断上演。
多彩文艺,激发昂扬斗志;活力体育,铸造健康体魄。一项项活动的开展,煤业集团将丰富的文化底蕴化成职工的幸福生活,不断滋养着职工心田,凝聚起共同建设同心企业、书香企业、健康企业、幸福企业的强大合力。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力量。一件件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一个个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煤业集团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以实干起笔,用心书写“民生答卷”,画出了强有力的“同心圆”。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下一步,煤业集团将聚焦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擦亮“国企为民”的政治底色,让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让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充满信心、充满力量、充满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