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当前煤炭市场形势,燕子山矿紧紧围绕“增收入、降成本、割赘肉、止出血、堵漏洞”经营管理措施,打出降本“组合拳”,拉动增效“新引擎”,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技术革新,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该矿引入先进的智能化综采设备,该设备可精准定位煤层,自动调节采煤机的速度和截割深度,操作人员只需在远程控制中心,通过电脑屏幕和操作手柄,就能对采煤现场进行实时监控与操作,实现了采煤作业的自动化、精准化。这一变革不仅减少了井下作业人员数量,降低了人工成本,还大幅提高了采煤效率。智能化综采设备投入使用后,采煤效率大幅提升,减少了因人工操作失误导致的设备损耗和维修成本增加等问题。
此外,该矿采用了新型节能通风机,并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通风网络进行优化。通过实时监测井下各个区域的风量需求,精准调节通风机的运行参数,使通风系统更加科学合理,不仅降低了通风能耗,而且保障了井下作业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通风系统改造后,降低了通风设备的维护工作量和维修成本。
精细管理,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该矿将精细管理贯穿于生产运营的每一个环节,对物资出入库精准记录,定期盘点库存,严格把控物资库存数量。同时,加强对出库物资质量的检验,从原材料抽检到成品全检,层层把关,确保所有出库物资质量可靠,为稳定生产筑牢根基。
该矿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库存管理,实现了物资库存的实时监控与动态管理。根据生产计划和实际需求,精准控制物资库存数量,避免了库存积压和缺货现象的发生。通过合理控制库存,减少了资金占用,降低了库存管理成本。
该矿推行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从设备的选型、采购、安装调试、使用维护到报废处理,每一个阶段都进行精细化管理。建立设备档案,详细记录设备的运行数据、维修记录等信息,通过数据分析提前预测设备故障,制定合理的维修计划,变被动维修为主动维护,有效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和维修成本,提高了设备运行效率。
全员参与,汇聚降本增效合力。
该矿通过组织开展降本增效专题培训,提高员工对成本的控制意识。同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设立降本增效专项奖励基金,对在降本增效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充分调动员工参与降本增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员工的积极参与下,该矿各种降本增效的金点子、好办法层出不穷。有的员工提出优化运输路线,减少煤炭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有的员工通过技术创新,对废旧设备进行修复再利用;还有的员工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做起,养成了良好的节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