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华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现为四老沟矿“王兴华职工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参加工作13年来,他始终在煤矿生产技术一线躬耕不辍,先后参与了矿井主通风机一键倒机系统的安装、直流屏供电系统的安装、4米车提升机安装,以及多个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安装等10余项重点项目,集中解决了工作面设备不能过载预警、采煤机变频器控制板故障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为企业创造了不菲的经济效益。
2022年末,以该矿原技术“大拿”管霞命名的“管霞工作室”负责人管霞退休后,本着技术传承不断档、革新创效再突破,不断打造煤矿技术创新前沿基地和人才培养孵化摇篮的目的,王兴华义不容辞接过煤矿技术传承创新的大旗,成立了“王兴华职工创新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以来,在巩固和扩大“管霞工作室”各类变频器维修等职能的基础上,他又结合自己的特长,进一步扩展了PLC编程的研究实践,并初步取得了成果。
2023年初,初具雏形的工作室便遇到了一个特殊的急难问题。由于矿井主提升机1000车发生运转故障,信号系统PLC程序丢失,不能正常运行。紧急时刻,王兴华不等不靠,主动挑起解决这一关键问题的重担,通过自我编程,在故障发生2小时内,及时恢复了提升机运行,并在2天内进一步完善了该程序,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并获得厂家的高度认可。同年2月,矿井8119工作面准备期间,面临着超长皮带稳装、多部顺槽设备的集中控制等难题,王兴华经过深入研究、系统分析,首次创新性使用集中控制方式,实现了用一台通讯控制装置对三部顺槽设备的集中控制,1人即可进行设备的启停操作,不仅安全保障得到了提升,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工作室成立一年多来,在王兴华的带领下,先后对矿用多种型号PLC变频器、信息化系统分站、各类开关、工作面皮带通讯控制装置、提升机信号装置、电机、配电柜及各类传感器进行了维修和技术改造,开展各类技术攻关100余项,先后取得了技术成果30多项,分别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职工技术协会的嘉奖。其中工作室牵头设计的“煤矿井下自热式压风供水施救装置”“一种用于集中控制系统的就地启停装置”,分别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认证的实用新型专利。
随着智能化开采成为一种趋势,培养更多的煤矿高技能人才已成为当前高质量发展最紧迫的任务之一。王兴华也不吝将自己的技术传授给青年技术人员,在他的主持下,以每月一主题,组织各单位青年技术人员开展培训,不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传帮带”,既普及传统煤矿开采技能知识,也潜心研究智能化开采的切入应用方向,着力为矿井安全生产的各个岗位培养后备技术力量。通过采取理论、模型、实物及现场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开展了机械制图、工作面通讯控制装置使用、皮带传感器吊挂标准、井下监测监控系统、光缆熔接、常用开关整定和使用等各类大型培训12大项,累计培训1352人次。从人才培养到技术实施实践,极大地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在一线落地,同时也激发了更多青年员工扎根一线学技术、练本领的热情,真正起到了从源头到蓄水池的人才培养积淀作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和人才保障。
在王兴华的带领下,工作室先后与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关于智能化矿井建设的交流合作关系,与深圳翌日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关于辅助运输管理系统技术交流关系。不久前,经过专家评审、综合评定等一系列程序,工作室被山西省煤矿工会命名为“山西省能源行业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并一次性给予3万元的奖励。同时,王兴华还成为“山西省煤矿智能化创新工作室联盟会员”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