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荣誉,再创辉煌。”这是走进同发东周窑煤业公司永安工作室映入眼帘的宣传标语。这极具个性的标语是口号更是目标愿景,工作现场一个个眼神专注、青春洋溢的年轻身影,用他们的青春和奉献,推动着企业高质量发展。
狄飞:努力奔跑的80后
作为工作室技术“大拿”,狄飞这个不善言辞的80后小伙子骨子里是一个“不安分”的人,是一个喜欢和自己较劲的人。狄飞凭借着自己的踏实勤奋,取得了综采维修电工技师、工程师资格。2019年,狄飞发明的负荷中心电控箱加装除湿装置,节约了成本消耗,每年间接创效约500万元,该装置被集团公司评为科技创新一等奖。
10余年间,狄飞为公司创收创效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先后获得煤业集团劳模、全国能源化学地质职工创新一等奖。特别是减速机联动轴堵转运行监视装置试验获得成功,不仅解决了减速机连接的耦合器温度瞬间升高,造成易熔塞融化和转载机由于负载过大无法启动的问题,还提高了人工效率,为公司创收了可观的价值。
杨超:专注成就的技术达人
37岁的杨超是综采机电班组长,成为工作室一员后,他痴迷上了设备维修,仅用不到5年时间,便成为大家公认的设备维修技术达人。针对机电设备易出现故障的问题,他扎在现场,看图纸、请教师傅,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只有他才能看懂的文字和符号。像这样的小本子他攒了多个,尽管页面已经被他翻得有些发黑,但就是靠着这些“武功秘笈”,他的技术水平有了质的突破,实现了自我超越。他连续多年荣获同发东周窑煤业公司技能大师、安全先进个人、优秀青工、“五小”技术创新先进等个人荣誉。
王爱明:执着练就高技能
在永安工作室有一个专治综采电气设备“疑难杂症”的高人,常常一支电笔、一个万用表,就能把电气设备的“病根”轻松搞定,他就是永安工作室副队长王爱明。
没有高学历、深资历的王爱明从最基础的电钳工维修起步,办公室抽屉里数十本封皮翻烂的专业书籍、数年埋在工作现场勤学苦练、在故障处理中积累的经验成就了他高超的维修技能。多年来,王爱明一直忙碌在设备维修的岗位上,他在公司机电系统赫赫有名,设备故障经他手便可轻易解决,正如他所说:“只要沉下心,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就一定会拥有实现梦想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