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大同华严寺

2021-09-14 来源:晋能控股集团网站 当前位置: 文化悦读

  辽金古刹大同华严寺,原称“大华严寺”,始建于辽,重建于金,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而命名,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位于大同市平城区下寺坡街北段西侧,是一处典型的汉文化和辽金文化相结合的佛教寺院古建筑群,是我国辽、金时期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华严宗的重要寺庙之一,也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木结构佛殿之一。它以独具风貌与神韵的建筑、塑像、壁画、柜藏、碑刻、经幢以及众多的文物典藏,成为中国佛教文化中的千古名寺。华严寺现为国家4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严寺坐西向东,山门、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华严寺内殿宇巍峨、气势雄浑,古朴的建筑与古木花簇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秀美画卷。
  华严寺自明中叶以后分上下两寺,各开山门,自成格局。如今上下二寺虽连为一体,但仍各以一主殿为中心,由两个月门连通。上华严寺最值得看的是大雄宝殿,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宝殿,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古代遗存;下华严寺内有众多辽代塑像,“合掌露齿菩萨”最为有名,被郭沫若称赞为“东方维娜斯”。寺中的其它建筑和塑像也都是非常珍贵的文物,整座华严寺就是一座中国古建筑和佛教文化的瑰宝。

  上华严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分为前后两院,有山门、过殿、观音阁、地藏阁等,布局严整、高低错落。大雄宝殿南北长60米、东西宽35米。殿内中央佛坛上塑有五方佛,皆着通肩袈裟,结跏趺坐于仰覆莲台须弥座上。中间三尊为木制佛像,佛像面相扁平,发髻上有宝珠镶嵌。外侧的两尊为泥塑佛像,两侧有二十诸天侍立,神情不一、姿态各异,身躯均稍前倾。殿内四壁满布清光绪年间补绘的21幅巨型壁画,描绘各种人物5000余个,设色以石青、石绿为主,附以沥粉贴金,色彩艳丽、画工精细、保存完好。

  下华严寺的主殿是薄伽教藏殿,亦是华严寺的藏经殿。该殿始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殿身面阔五间,为单檐歇山顶。殿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极具唐代遗风。薄伽是释迦牟尼佛另外的一个名字,从古印度传入到中国,是一个梵语,翻译为世尊,教藏就是存放典籍的地方。而在辽代时期薄伽教藏殿相当于一所国家级的佛教图书馆。此牌匾是清代原作。
  薄伽教藏殿中供奉有三世佛,即燃灯佛、释迦佛和弥勒佛。在三世佛下,还奉有弟子阿难、迦叶的塑像两尊,文殊、普贤、观音、地藏菩萨共四尊,以及护法天王像四尊。 薄伽教藏殿有“辽代三绝”:一绝大殿本身的建筑,二绝露齿微笑女菩萨塑像,三绝大殿内四壁摆放的教藏。华严寺教藏为两层楼阁式藏经柜,建有精巧无比的斗拱,梁思成称其为“海内孤品”。


 责编:刘丹

晋 ICP 备 2020013235 号 晋公网安备14020302000034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类信息,均为晋能控股集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